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長庚運動醫學整合照護計畫

(圖 / 節自蘋果日報  宜蘭縣政府網站 新浪北京網站 達志影像美聯社 )

(圖 / 翻攝自景美女中學務處臉書)
(圖 / 中華籃球協會網站)


“在不重視體育的台灣,挑戰職業網球幾乎是項不可能的任務,光是經費問題就可能壓垮選手和家庭,因此贊助商的角色非常重要,不管提供金額的多寡,對選手而言,都像是沙漠甘泉,彌足珍貴。“職業網球選手盧彥勳如此說著,在體壇闖出一片天不只需要能力和球技,更需要龐大的經費支撐他們每一次的比賽、住宿、交通、訓練、防護員、醫療等費用,有時他們出國比賽千辛萬苦贏得的獎金根本入不敷出。
 
長庚醫療體系擁有全國首屈一指的醫療資源,且在運動醫學專業領域技術領先全國,也注意到了運動員們常常為傷所苦,不只是復健辛苦難耐,更在經費支出上有莫大的壓力,為了讓台灣的運動員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出賽為國爭光,長庚醫院砸下大筆資金整合專業醫療人員與運動防護團隊,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運動醫療的重要性,尤其在台灣常常被忽略、卻是非常關鍵的人物--防護員,他們是運動員在場上第一線的醫療後盾。未來期待台灣能在運動醫療建立良好體系,讓運動員們不再求助無門!

目前長庚醫療團隊合作的運動員有戴資穎、盧彥勳、李凱琳、詹詠然、魏辰洋、王子維、許淑淨、曾櫟騁、鄭怡靜、郭婞淳、陳智郁、陳建安、林子琦、姜凱心、謝沛蓁、李依真、黃怡樺、江宏傑、詹皓晴、莊佳佳、李幸樺、黃士峰、杜凱文、唐嘉鴻共24位個人選手,而團體則有大同高中羽球隊、由景美與師大共組的拔河隊,以及為了這次亞運而培訓的仁川女籃培訓隊。

2014/9/19第17屆亞運即將在韓國仁川展開,我們也將在2014/9/11舉辦記者會,邀請與我們合作的球員們一同來分享他們參與合作的心得以及亞運的備戰狀態,讓我們與長庚運動醫療團隊一起為他們加油!




棒球投擲運動的動態分析與受傷原因

作者/周文毅    郭繼陽   王清貞



(圖 / Etoday新聞網)


肩關節投擲運動傷害是所有投擲運運動員,特別是投手,的夢靨,一旦面臨此等情境,輕則成績受到影響,重則中斷運動生命。常見的肩關節損傷,包含旋轉肌袖損傷亦或是尖峰下夾擊、關節唇破裂、二頭肌肌腱炎或是肩關節不穩定等等,常常占據了棒球員受傷的版面。到底這些傷害真只要是棒球員就得面對的共業,亦或是可以預防避免的呢?

隨著現代科技進步,醫學上對肩關節解剖構造及活動型態的了解越來越進步,藉由先進的投擲動態分析及電腦演算程式,我們對投擲運動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以往口耳相傳,老前輩教導的投擲原則,一一藉由現代科技加以證實或推翻,進一步找出投擲傷害的成因以及可以避免的方式。

棒球的投擲動作大致上分成四期,第一期為Wind-up phase,就是從動作開始到活動腳的膝蓋至最高點時,此時期的目的是為預備投擲的能量,第二期為Cocking phase,接著上期的最後動作到活動腳完全接觸地面的這一段時間。此時期的目的是為作出旋轉扭力(rotational torque),以利將球加速。第三期為Acceleration phase,為接著活動腳完全接觸地面,肩關節最大外轉至球出手瞬間。此一時期主要是要將手臂灌注上身體所產生的能量。第四期為Follow-through phase,即是球出手到揮臂完成。綜合近代研究文獻,投擲運動傷害與不成熟投擲動作有關,而不成熟的投擲動作一般有下列幾點:
  
.肩關節:

a.  放球時,肩外展角度小(也就是說手肘比肩膀低 ; 一般來說最能有九十度,大約是手肘與肩同高之位置),另外還有,水平內收角不足(也就是說放球點太早)
b  .投擲過程中肩關節的受力都集中在肩關節前側

.軀幹: 投擲過程中軀幹過度傾向對側,骨盆旋轉不足還有就是下肢力量不足。因此,在預防投擲運動傷害方面我有幾項建議 :

a.  專業教練指導配合投擲運動分析,建立良好之投擲動作
b.  一旦發生症狀,及早就醫及尋求專業運動醫學協助
(PS : 一般來說,無預警之投球速度減慢或者是控球變差,通常是受傷的前兆,,若是持續不注意或無法改善,往後就有可能會有疼痛,肩膀活動不順等等情況,此時大概就會有較嚴重之傷害)
c.  正確及積極復健治療,以利早日恢復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淺談運動及頸椎傷害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  陳武福醫師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提升,休閒運動已經是生活的一部份,不管是休閒性質的土風舞、呼拉圈等,或競賽性的運動,如:長跑﹑球類競賽都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許多激烈的碰撞型運動中,幾乎超過半數的運動員都曾有過頸椎傷害,例如: 籃球、足球、曲棍球、摔角等,都被詳細報導過。但在一些非碰撞型的運動中,頸椎傷害也是屢見不鮮,例如: 直排輪、田徑運動、跳水、舉重等。

既然運動有這麼多的危險,那到底該不該運動呢?從許多醫學學術文章得知:若無適當之運動,常會造成骨質疏鬆、肥胖、心肺功能低下等問題。所以有正確的運動習慣是我們現代人都必須去了解的議題。

運動引起的頸椎傷害,通常是由於運動員間高速的撞擊,瞬間的加速導致頸椎過度伸張,瞬間的減速導致頸椎過度的彎曲,這些情況都會造成頸椎的傷害。運動員造成的頸椎傷害,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突然的肢體失去知覺或肢體有異常的感覺,包括可能出現針扎和燒灼的疼痛。更嚴重的話,甚至四肢癱瘓。 運動可以增加我們的生活品質,促進人際關係和改善我們的體能。

『要活就要動』,我們要如何預防運動傷害,讓我們安心運動,以達到我們運動的目的。
A.   必須有充足的暖身運動
B.   避免過度運動
C.   適當的護具
D.   正確的運動方法 

一旦運動過程中發生頸椎受傷,或出現疑似頸椎傷害症狀,必須儘快謹慎地做以下處置:
A.  評估病患之呼吸道是否通暢、是否有呼吸、是否有心跳
B.   讓病患保持頸椎自然的姿勢,並以頸圈固定
C.   移動病患時,須以長背板固定
D.   儘快轉送病患至可以處理頸椎受傷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