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磁振造影/核磁共振(MRI)檢查,有輻射嗎?有沒有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  吳振德醫師


           圖片來源: http://www.kefulai.com/shehui/358049.html

隨著國人休閒活動的增加,運動受傷的發生率快速上升,因此運動傷害相關的檢查也日益受到重視。核磁共振攝影MRI具有高組織解析度非侵入性的特色,從運動選手受傷的新聞,就可以知道這項檢查的重要性與普及性。
而社會大眾聞」變色!核磁共振檢查沒有游離輻射核磁共振的」是指水分子的氫原子核。我們將MRI機器變成強大的磁鐵,使用無線電波共振人體內的氫原子核,收集得到的電波訊號,轉換成影像。也因此,許多醫院改用磁振造影取代核磁共振這名詞

「把人放進這麼強大的磁鐵裡,有沒有危險?」我也想讀者們也都理解過猶不及的道理;我們在家中必須按照安全步驟使用微波爐,而專業的技術師也依照標準流程操作MRI。事前的防護遠勝過意外發生後的處置,所以必須請大家在檢查前詳讀並有充分了解檢查同意書。檢查同意書的說明有強調:(1)眼睛或顱內有金屬異物、(2)裝有內耳電子助聽器、(3)裝有心律調節器、(4)有幽閉恐懼症等情況,不適合接受磁振造影檢查。雖然近2年內有尖端的心律調節器可耐受強磁場的影響,但是價格十分昂貴,令一般大眾難以負擔;而8年內的顱內血管夾多半已改用鉑金成分,可以進入MRI掃描;很可惜的,顱內血管夾8年以上的病患不適合。

「我體內有裝血管支架/鐵釘/人工關節,有沒有危險?」答案是沒有危險。只要是固定良好的血管支架/鐵釘/人工關節,雖然病家躺在地球磁場3~6萬強度的環境,磁力相比於您的血壓,依然是九牛一毛!而且您離開MRI後,身體磁場就會恢復原狀。但是有些病家是在表皮用手術型訂書針暫時縫合或是手指腳趾的固定鐵絲線,必須先經過儀器測試與外部緊密包紮後,考慮必要性,才適合接受磁振造影檢查。

希望這些說明能解除您的疑惑,降低您的焦慮。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足底筋膜炎

高雄長庚醫院運動醫學骨科  黃柏樺 醫師 / 王清貞 教授

(圖 / 中新網)

足底筋膜炎是跟骨的足底筋膜,反覆承受細微損傷而導致的過度使用傷害。足底筋膜炎是跑者最為常見的傷害之一。一般而言,運動員的訓練計畫若有改變,就可能促使這種病況產生。此類變化包括改變強度、頻率、復健時間縮短、或是變更訓練場地或跑步表面。其它像是扁平足、帶有堅硬高足肱的空凹足、內側過度旋壓或鞋子不良、以及體重過重都可能導致此種病況。



患者通常自訴在後腳腳底嵌入跟骨的筋膜底部,感到刀割般的尖銳疼痛。疼痛會在站立、剛睡醒或久坐之後而逐漸惡化。一般而言,疼痛也會在開始進行訓練時惡化,但是在運動期間逐漸舒緩。運動員可能表示能夠「抱著疼痛而跑」。麻木、感覺異常和/或虛弱無力,屬於足底筋膜炎的異常症狀,倘若出現此類症狀,應留意是否為隱藏性神經傷害。

初期
如同大部分的過度使用傷害,初期治療應以PRICE 原則為依據,這個頭字語意指:P=保護,R=休息,I=冰療,C=施壓,E=抬高。保護與休息通常指「相對性休息」,即是讓患者避免激烈運動,同時從事衝擊性較低的活動,來維持心血管和肌肉的健康。可自行在家以冰按摩足底筋膜。冰按摩在運動之後或一天活動結束後使用最具成效。對腳底施壓或沿著腳底使用ACE 繃帶,可以讓患者感到舒適,也可以在患者的鞋內,放上軟膠製的鞋跟套。坐著或躺著的時候,讓足部維持抬高的姿勢,有助於減少局部發炎與腫脹。

復健
復健的關鍵部分,包括足底筋膜、腓腸肌/比目魚肌複合體、四頭肌、腿筋、髖屈肌和髖伸肌的伸展與肌力訓練。每天常做伸展動作,就能逐漸增加彈性。每天最好做伸展動作10次、每次30秒,然後再花1小時的時間,來進行肌力訓練。亦可指定其他有氧運動,像是跑步、游泳及騎自行車,藉此減少停止訓練而造成的影響。此外,管理過度內旋的足部,正是校正常見生物力學促因的關鍵。只要伸展阿基里斯腱就能做到;然而,這通常表示要更換所穿的鞋子。就運動員而言,跑鞋是最好的鞋子。經證明出現後足與前足過度使用而內翻變形症狀的患者,可選擇特別訂作並嵌入內側楔跟的輔具。患者的足部應以最大背屈度來固定支架,才能讓足底筋膜伸展至最大,同時避免睡眠時常發生的僵直與收縮情形。支架應每晚使用並整夜穿戴二至三週。如果患者初期覺得穿戴支架有不適感,有必要分階段穿戴支架,最後的目標是在一至二週內做到整夜穿戴支架。


足底筋膜的伸展

運動員若繼續運動而不接受治療,也就是「抱著疼痛而跑」,一般可能導致症狀逐漸惡化,首先會干擾到日常生活的活動,甚至會造成筋膜退化,所以千萬不可以忽視腳底在運動時不適的狀況,以免無法挽回的傷害噢!



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女性運動員的月經事

高雄長庚醫院    莊斐琪 醫師

 圖片來源: http://blog.fashionguide.com.tw/3176-nelly068/posts/43804
                               
女性運動員常有月經異常的困擾,可能遇到的問題包括月經初潮延遲、月經周期不規則、續發性無月經等。女性的月經是由一連串的荷爾蒙所調控 : 腦部的下視丘以脈波狀的方式分泌促性腺刺激荷爾蒙(GnRH)到腦下垂体,使腦下垂体分泌兩種刺激荷爾蒙(FSH, LH)作用到卵巢,以調控卵巢排卵及分泌女性荷爾蒙(estrogen) ,有正常的排卵才有正常的月經週期。強力的運動訓練本身加注在身體上的壓、比賽成績的精神壓力、體脂肪的比例等皆會干擾上述的荷爾蒙調控系統使卵巢不正常排卵及分泌女性荷爾蒙,月經也就開始紊亂甚至變成無月經。

耐力性的運動,如長跑、單車或追求體態完美的運動,如體操、芭蕾舞等等,選手們為了維持體型和體力,若有不當的飲食控制,而造成體脂肪過度減少,月經異常的機會也就愈高,22%的體脂肪比例是維持正常月經的基本要求,在辛苦的體能訓練下均衡的營養攝取及體重維持是相當重要的。
        
運動引起的續發性無月經,不可輕忽,千萬不要有「月經不來省麻煩」這種想法,因為卵巢長期不排卵及不分泌女性荷爾蒙的後果會造成骨質疏鬆,因此骨折的風險是會提高的。運動訓練造成的身心壓力若持續存在,月經可能暫時無法恢復正常週期,但若真有女性荷爾蒙低下的情形,建議要補充稍高劑量的雌激素再配上每天1200-1500毫克的鈣及400-800單位的維他命D以預防骨質疏鬆。
        
另外,許多女性會有經前症候群的困擾,這會使得身體狀態或情緒在月經來潮之前有大幅度的起伏;也有人在月經期間有原發性痛經或經血量過多的不適感。這可能會影響女運動選手的心情及比賽表現,可考慮諮詢醫師用藥物避開月經周期,建議在二至三個月前就先開始調節較安全。